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
一方面,充電樁適用率低、充電樁功率與數量配置難優化等問題突出,使得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和充電樁大量閑置的矛盾關系更為突出。
另一方面,近年來,充電樁企業“跑馬圈地”,建設的充電樁數量猛增,但盈利難、運營管理難、建設成本高等痛點仍待解決。
在上述背景之下,深圳市安和威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IGBT匯流式自適應充電集,可實現功率的自動分配,滿足不同車型、不同電池容量的充電要求。
據了解,這是全球領先、唯一商業化運營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具備充電整體轉換效率高、待機功耗低、無噪音、壽命長等諸多優勢,目前已經在深圳、廣州、中山、廣西桂林、廣西柳州、河北等地建設與運營。
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的七大優勢:
“解決充電難題,首先要解決充電設備適用于不同功率的車型的通用性,其次就是實現快速充電。”安和威常務副總經理黃大強如此表示,只有充電與加油一樣方便、快捷,電動汽車才能迎來快速發展。為此,未來充電的運用場景必定是類似加油站的集中式大功率充電站為主。
據了解,安和威自主研發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的功率可調,適用于各種車型,可滿足不同車型的快速充電需求。
“一個充電集可以供32輛轎車同時充電。”黃大強介紹,由于具備功率可調節性、充電時間短、壽命長等諸多優勢,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可降低充電樁綜合運營成本的3%-4%,更適合充電樁的運營需求。
總體來看,全球領先、唯一商業化運營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具備7大優勢:一是,充電整體轉換效率高于96%;現階段,IGBT充電集的轉換效率至少比同時期市場上普遍的充電整體轉換效率高4%以上。
二是,待機功耗小于0.3‰。據介紹,安和威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匹配了獨創的自適應高效率功率分配技術,不僅電源模塊效率高于業內平均水平,其待機功耗只有業內的五分之一。據悉,傳統的充電樁待機功耗最好僅可以做到小于1.5‰。
三是,充電終端噪音為“0”;工作時,充電集幾乎沒有噪音,不會擾民。
四是,IGBT充電集模塊壽命高達10-15年之久;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充電樁產品的模塊壽命一般為3-5年,但安和威研發的IGBT充電集模塊壽命長達10-15年之久,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充電樁運營商的運營成本。
五是,可直接擴充光伏、儲能等能源系統,形成微網群;由于該IGBT充電集采用的是共直流母線匯流式結構,在分布式電源上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以形成微網群,同時可作為數據的終端入口,為建設能源互聯網提供堅實基礎。
六是,該充電集單一輸出功率最大可達1024KW;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多的是7KW交流樁及40KW左右的直流快充。但是,以特斯拉、寶馬等車企為代表的業內人士均認為,350KW以上的大功率快充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商用車、出租車、網約車等運營車輛的需求更為迫切。
七是,電壓輸出范圍寬,可做到輸出1000V以上;輸入可直接接入10KV電網。
應用情況
了解,現階段,市場上大部分充電樁都不能相互適配不同車型的充電需求,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成功解決了充電樁適用率問題,并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優勢明顯。
根據黃大強透露,近期,有多家行業巨頭企業對安和威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極為感興趣,正在洽談相應的合作事宜。
一直以來,充電樁運營存在適用率低、建設成本高、盈利難、配置難優化等痛點,特別是在新能源巴士方面的充電尤為突出。
由于安和威的IGBT匯流式自適應充電集具備選配多樣化、自適應高、電壓范圍寬、電耗低、擴展好等優勢,可以簡單組建更高效的直流微網群系統。為此,安和威提出了建設面向新能源巴士運營領域的能源微網群系統。
據介紹,該智能能源微網系統架構包含能源自生系統、IGBT充電集、新能源汽車和其他充電設施等,更好地實現資源整合利用,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滿足了新能源巴士充電和運營的全新需求。
除此之外,目前,安和威的共直流母線IGBT充電集已經在深圳、中山、廣州、桂林、柳州、河北等城市同時建立了10多個站點投入建設,其中位于深圳茜坑、廣州大金鐘、嚇坑山等多個地區的充電站已經商業化運營,運營反饋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