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務院:十三五新興產業規劃,再申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要求
12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這份規劃中再一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的戰略地位。要求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來源:第一電動網)
2、工信部:三方面調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
嚴懲騙補行為
今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題為“嚴懲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 規范產業發展秩序”的文章,文章指出,在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進行整頓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管部門調整補貼政策,加強監督,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針對專項核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車型補貼標準過高、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性能偏低、部分車輛實際使用率偏低等問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關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方案。
補貼調整方案為:
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現象。
二是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從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
三是結合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情況,適當提高推薦目錄車型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充分發揮補貼政策扶優扶強的導向作用。
現摘錄全文如下:
嚴懲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
規范產業發展秩序
繼9月份財政部將新能源汽車部分嚴重“騙補”的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曝光之后,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門戶網站公布了對蘇州金龍等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對涉及“有牌無車”的4家企業給予“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暫停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申報資質、責令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自此,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關主管部門依據自身職能對社會關切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給予了明確的處置決定,傳遞出國家高度重視和嚴肅處理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的態度和決心,并通過專項整治工作以及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督查機制,規范發展秩序,完善發展環境。
第一,中央和地方聯動,嚴肅處理涉事企業和有關人員
對于如何處理我國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自今年1月事件曝光以來受到全社會乃至國際汽車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嚴肅查處騙補行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部門和地方政府上下聯動,開展全面徹底的專項督查行動,對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依法依規嚴肅懲處,對涉事企業和相關人員不僅進行了曝光,并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追繳“騙補”資金、處以罰金、取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格、取消/暫停企業生產資質和公告目錄車型等處罰措施,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部委聯動,嚴肅處理涉事企業。今年2月至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核查。3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公開表態,對于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要嚴肅處理,發現一起處置一起。3月25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報道了新能源“騙補”調查情況,重點曝光了蘇州吉姆西涉嫌“騙補”情況。9月初,財政部將部分嚴重“騙補”的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曝光。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戶網站發布了對蘇州金龍等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涉及“有牌無車”、“有車缺電”、“標識不符”問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陸續下達了處理處罰文書, 其中對騙補情節最為嚴重的蘇州吉姆西給予“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處罰。這是國家自實施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管理制度以來,第一家被取消生產資質的企業。以上措施,彰顯了國家整頓新能源汽車領域“騙補”問題、規范行業發展的決心。
地方政府跟進,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除國家層面依法對涉事企業進行嚴肅處置外,地方政府根據核查結果隨后啟動了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法律程序。江蘇省根據財政部檢查結果,進一步核查落實相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責任,涉事人員移交檢察機關、公安部門和行政監察部門;對相關企業負責人及政府工作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對涉嫌濫用職權的蘇州市公安交警支隊車管所相關人員執行逮捕,依法對涉嫌詐騙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楊水平等相關人員執行逮捕;對蘇州金龍相關人員分別給予免職、調離等處理。
第二,開展專項整治,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如果說嚴肅懲處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是為了剔除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害群之馬”的話,那么專項核查之后的專項整治工作無疑對規范、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綜合我國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來看,經過本輪整頓,整個行業發展逐步規范,企業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市場也保持了平穩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更加理性健康的發展階段。
相關企業積極進行整改。自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大部分被處理處罰的企業都成立了專項整改小組,開展全面整改工作。一是對造成問題車輛的責任人進行追責;二是按規定程序和要求退回財政預撥資金、繳納罰款;三是對“有車缺電”和“標識不符”的問題車輛補裝或換裝電池、電機等零部件,使其符合產品一致性要求;四是采取切實措施,推動閑置車輛投入實際運營;五是認真落實車輛生產的各項規定,加強產品生產一致性和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管理;六是規范財務管理程序。同時,重慶、浙江等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問題企業監管,督促企業加快落實整改要求,確保整改到位。
加強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今年11月21-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汽車協會、中國汽車技術中心等組織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生產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廈門金龍、廈門金旅、比亞迪、中通客車、安徽安凱、奇瑞汽車等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專家組采取座談會、隨機抽取樣車等方式,對企業的合格證管理、零部件采購、生產檢驗、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核查,重點檢查合格證管理是否一車一證,是否合規,抽查車輛產品與公告參數一致。
企業加大投入,市場快速發展。根據中汽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對40余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普遍加大了技術研發、運營管理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的資金投入,產品升級換代加快,正向研發能力增強,大部分企業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運行監控平臺。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220瓦時/公斤,系統價格降至2元/瓦時;驅動電機功率密度超過3千瓦/公斤,與國際水平基本相當;快充系統充電效率、功率密度、輸出電壓范圍穩步提升,實現了雙槍充電和移動支付等功能,成本較2015年下降了30%以上。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2.7萬輛和4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0%和60.4%,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第三,完善措施機制,規范產業發展秩序
在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進行整頓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管部門調整補貼政策,加強監督,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
調整財政補貼政策。針對專項核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車型補貼標準過高、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性能偏低、部分車輛實際使用率偏低等問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關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方案。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現象。二是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從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三是結合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情況,適當提高推薦目錄車型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充分發揮補貼政策扶優扶強的導向作用。
提高企業準入門檻。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強化安全要求,提高準入門檻,遏制行業散亂發展局面。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審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將于近期對外正式發布。新規定從企業設計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售后服務能力和產品技術性能、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并強化了安全監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為確保國家政策落到實處、嚴防“騙補”事件再次發生、切實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完善三大保障機制:一是建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時調整機制,增加車輛行駛里程與補貼掛鉤的考核條件,根據技術進步和市場情況,提高補貼車型技術條件、適當降低補貼額度,促進推廣車輛的應用;二是建立新能源汽車運行實時監測機制,完善中央、地方、企業三級監測平臺,保障車輛使用的安全,加強車輛使用情況的考核;三是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實施動力電池統一編碼制度,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抽樣核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3、上汽榮威為中直機關派出首批新能源公務用車
12月17日,上汽集團在北京向中央直屬機關交付榮威e950,榮威e950成為首款進入中直機關的新能源汽車。這也是今年5月中央明確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配備更新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要達到50%以上”之后,新能源汽車首次進入中直系統。(來源:騰訊汽車)
4、中興通訊新能源汽車中標深圳西部公交純電動客車項目
近日,中興通訊旗下子公司中興智能汽車有限公司、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聯合中標深圳西部公交項目,將為深圳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提供204臺8米純電動客車及智能充電基礎配套服務。(來源:中國證券網)
5、中國重汽年產2000輛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落戶青島
12月19日,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
該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主要生產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和傳統燃料客車,全部達產后,年產商用車2000輛,產值18億元,其中一期項目預計2017年年底建成投產。(來源:高工電動車)
6、北京新小區停車位18%裝充電樁
北京市地方標準《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設計規程》今起將在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網站公示,向社會征求意見!兑幊獭窋M規定,新建居住區應100%預留充電樁安裝條件,將有不低于18%的居住區停車位安裝充電樁并達到投入使用條件。
《規程》對各類生活場所的充電設施規劃設計提出要求,無論是居住、商業、辦公、醫院、文化體育場館,還是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場所,其停車場將全部配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形成“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合理布局、方便使用”的充電網絡體系。在城市建成區按照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的要求進行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布置。
對外服務的公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需針對不同服務對象設置1:5至1:10不同比例的快速和慢速充電設設施。自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宜按照“一車一樁、樁隨車走”的原則設置慢速充電設施!白约臆囄唤ㄗh用慢充,慢充對小區電力壓力和電容要求相對低一些,大家還可以利用晚上充電,不僅電價便宜,還能平衡北京用電的波峰波谷。”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同時,標準對場所充電樁設置做出了最低安裝比例要求。
《規程》明確,標準規定,在新建用地項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應根據電動汽車發展需求核算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規模,落實配建指標,提出城市設計指導原則;在新建用地項目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中,應確定電動汽車停車場平面布局和停車位規模,提出交通組織及出入口設置方案,保證設施規劃的落地。
《規程》對充電設施安全設計做出規定,要求充電基礎設施應與停車場地同步建設,應根據場地設計要求,配置專用滅火器。(來源:北京晨報)
7、盼達用車布局四川分時租賃,5年內投2萬臺新能源汽車
盼達用車已確定將四川地區總部落戶錦江區,并加快在成都及四川各市州布點及投放車輛的步伐。僅在成都地區,2017年就將新投入3000輛新能源汽車;5年內將在四川投放2萬臺汽車。
根據規劃,盼達用車目前正在迅速布設50多個新站點,明年將繼續擴大站點,并在成都新投放3000輛車,屆時將全面覆蓋成都主城各大型社區、交通樞紐、旅游景區、購物中心、大學、創業園區等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出行需求巨大的熱點區域,打造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全網通道。(來源:高工電動車)
8、堅瑞沃能子公司簽署150輛新能源車采購協議,合計8688萬元
12月18日,堅瑞沃能旗下公司民富沃能與許昌市交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150輛新能源汽車采購合作協議,成交金額為8688萬元。而在今年3月份,堅瑞沃能剛剛宣布收購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沃特瑪,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來源:云財經)
9、特斯拉禁止車主滯留充電樁,多留一分鐘收0.4美元
特斯拉表示,當汽車快要充滿電時,特斯拉應用就會向車主發出通知予以提醒。等到汽車完全充滿電時,特斯拉應用會再次發出提醒。如果汽車在充滿電后仍沒有斷開與充電樁的連接,每多一分鐘特斯拉就會向車主收取0.40美元(約合2.78元)的閑置費。如果汽車在5分鐘內離開,閑置費就會取消。
特斯拉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充電站的流動性。目前隨著特斯拉汽車銷量增多,充電站也變得越來越擁擠。
此前特斯拉曾宣布,2017年1月以后, 新的用戶接受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網絡服務時須付費,此前該服務免費。特斯拉表示,“在2017年1月以后訂購特斯拉汽車的用戶,可以繼續享受每年400千瓦小時的免費Supercharger充電額度(大約可以跑1000英里)。但是,超額部分將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其費用低于給燃油汽車充滿油所需要的費用!保▉碓矗弘妱悠囐Y源網)
10、日立純電動車用鋰電池獲新突破,可續航400公里
據日媒報道,日立制作所開發出了充電一次可行駛約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EV)用鋰離子電池技術。電極采用鎳合金等,通過實施增加厚度等改良,可以存儲大量電力。同時還提高了耐久性,即使反復充放電,性能也不會降低。
日立表示,力爭在2020年實現實用化。而日立此次開發的電池,正極材料以易于存儲鋰離子的鎳為主要成分,并且將電極的厚度增至原來的2倍,增加了可以存儲的離子。負極沒有使用通常的碳類材料,而是以易于存儲和釋放鋰離子的硅為主要成分。通過這些改進,能夠存儲更多的電。(來源:高工電動車)
11、首批Clarity燃料電池車抵達歐洲
據https://fuelcellsworks.com/網站報道,首批代表本田最新技術的零排放燃料電池車Clarity已抵達歐洲。該批次燃料電池車一共6輛,它們將參加由FCHJU聯合機構資助的HyFIVE計劃,在英國的倫敦和丹麥的哥本哈根兩地進行道路示范運行。
此次運抵歐洲的燃料電池汽車代表了本田目前在燃料電池開發技術方面的最高水平。新款燃料電池車首次實現將車載燃料電池電堆置于發動機艙內,保證了寬闊的內室空間,該車目前可搭載5名乘客。根據美國環保局(EPA)最新實驗測試結果顯示,Clarity燃料電池車續航里程達到了366英里(約合589公里),該續航能力已遠超目前上市的任何一款電動車,是目前電動車車型中續航里程最長的一款車型。
實施HyFIVE計劃,旨在增強氫燃料電池技術在歐洲市場的公眾關注度與消費者接受度。根據HyFIVE計劃,未來將有來自5個不同燃料電池車生產廠家的185輛燃料電池車在奧地利、丹麥、德國、意大利、瑞典和英國進行道路示范運行。(來源:中國氫能源網)
12、東芝氫能綜合應用中心在東京動工
據https://fuelcellsworks.com/網站11月28日消息,東芝公司近日在位于東京西部的府中工廠開始動工建設一個新的氫能綜合應用中心。該氫能應用中心預計于2017年4月投入使用,該氫能應用中心將主要圍繞H2One氫動力系統這一核心技術,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并直接應用在府中廠區場內燃料電池物流叉車上。該氫燃料電池叉車可實現快速加氫,確保每日24小時內正常工作,與傳統二次電池電動叉車相比,其具有明顯優勢。
氫能應用中心的成立將會成為日本氫經濟發展的一塊墊腳石。東芝公司將依托氫能綜合應用中心這一平臺的技術優勢和氫能發展經驗,加速開發H2One氫動力系統并在各大工廠、倉庫、物流裝備及機場等領域交付使用。東芝公司致力將府中工廠建成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工廠,拓展氫能源的多領域應用,努力構建低碳集約型社會。
H2One氫動力系統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氫能源管理系統H2EMS進行控制,通過管理系統內部氫能源需求預測算法對燃料電池叉車實時燃料需求進行預測。該能量管理系統體積小,為車載儲氫提供更多有用空間。
東芝能源系統與解決計劃株式會社將繼續致力于氫能源發展計劃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努力實現全球能源向低碳氫能源的過渡。(來源:中國氫能源網)
13、斯坦福大學鉑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據https://fuelcellsworks.com/網站近日報道,斯坦福大學科研團隊日前通過對鉑催化劑進行納米級擠壓,使催化劑獲得優異的催化性能,該技術應用于燃料電池,可提高燃料電池性能。
該催化劑研究團隊通過將鉑催化劑與一種超薄材料鍵合,擠壓鉑催化劑使其縮小了0.01納米,使催化劑催化性能成倍增加。該團隊研究成果已于25日發表在國際頂尖雜志《科學》上。該項研究在原子尺度上為金屬催化劑催化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方法,可用在鉑等多種金屬催化劑上。該項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包括燃料電池在內的多個應用領域,采用該技術制備的高性能催化劑應用于燃料電池,可提高電池發電效率。
14、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市場的特點
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相比傳統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有更高的技術要求。新能源汽車電機類型主要有四種:直流電機、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目前交流異步感應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商用車,特別是新能源客車,開關磁阻電機的實際裝配應用較少;永磁同步電機主要應用于新能源乘用車。從綜合性能來看,永磁同步電機最具優勢,更能代表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發展方向。
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市場呈如下特點:
(1)我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產銷量出現加速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8月,新能源汽車共生產118,020輛,銷售108,654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7倍。預計2015年全年新能車銷量能達到16~18萬輛左右。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展,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產銷量也隨之增長。
(2)在國外,大多數主機廠驅動電機為內部配套。像寶馬、大眾、豐田、日產的電機系統均為體系內供應商直接供貨,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共同參與,聯合開發,像戴姆勒和博世成立合資公司,福特和麥格納聯合開發驅動電機系統。電機獨立生產商比較知名有西門子、雷米、日立、大陸、博世等。
(3)在國內,目前新能源驅動電機廠家大約有30多家,能夠為整車企業批量供貨的也僅有15家左右。整車廠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均自主配套;獨立電機或汽車零配件生產商中,綜合實力較強的為北京精進、上海電驅動、大洋電機等,其中上海電驅動(2015年6月被大洋電機收購)是新能源乘用車驅動電機的龍頭企業,南車時代電動則是新能源商用車驅動電機的龍頭企業。
(4)當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新能源汽車電機主要有三類: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其中,永磁同步電機兼備著效率高、高效區寬、轉矩密度高、電機尺寸小、重量輕調速范圍寬等眾多優點,因此,以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為代表的國際化制造商以及國內一汽、東風、長安、奇瑞等廠商均在其新能源汽車中采用了永磁電機方案。當然,永磁同步電機不可避免也有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其電機結構(尤其是轉子結構)十分復雜。而異步電機較之于永磁同步電機,成本更低、結構相對更簡單、控制技術也相對成熟。但是其高效區較窄,在相同的性能參數下,異步電機的尺寸較大,重量較重,這些缺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廣泛應用。開關磁阻電機從電機本身和控制來說都十分成熟,電機結構簡單可靠、系統成本低是其主要優點。但由于開關磁阻電機有轉矩波動大、噪音大、系統非線性特性等缺點,所以目前應用還受到限制。
(5)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驅動電機的研發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基本功能和性能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但產業化進展緩慢,原因很多,有市場需求方面,有國家推廣方面,有企業自身生產條件方面。不過,我國是電機制造及應用大國,有較好的工業基礎,有豐富的稀土資源,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這都為電機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來源:蓋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