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能源局:截至今年10月全國公共充電樁達10.7萬個
11日,2016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在會上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電動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截至今年10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已經達到10.7萬個,較2015年增長118%,再加上私人充電樁,充電樁總數已經超過17萬個,這標志著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充換電已成為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車樁標準化、充電樁進社區等問題亟待解決。鄭柵潔要求,下一步要繼續做好充電樁建設工作,增加充電樁建設數量外,要注重優化項目布局,規范充電接口,實現互聯互通,創新服務方式,提高充電服務水平,提高安全運行水平,提升行業發展的內涵質量。(來源:中國發展網)
2、廣東省汕頭市明年再投放400至600輛新能源公交車
汕頭市加大公交車投放力度,目前全市已投放新能源公交車224輛,超額完成全年投放200輛公交車的年度投放任務,為打造便民公交提供了運力保障。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明年汕頭市將再投放400至600輛新能源公交車。(來源:零排放汽車網)
3、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管理細則
近日,合肥市財政局、合肥市科技局聯合發布《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管理細則》,根據細則,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有些變化,除了萬元補助資金需要消費者申請直接兌付給消費者外,享受市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注冊地限于本市范圍內,且2年內不得轉讓、過戶外地。(來源:電動汽車資源網)
4、蘭州十三五將建成7000個充電樁,滿足2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12月13日,從甘肅蘭州交發建新能源公司了解到,目前已在城關區、七里河區、皋蘭縣等地建成7個充電站并投入運營,在建充電站9個,年底前可建成并投入300個充電樁。
蘭州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全市建設700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滿足2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布設全市交通主干線的充電網絡。(來源:高工電動車)
5、南京:至2020年,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7
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南京市“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合理布局社會停車場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至2020年,南京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7,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率先建成長三角霧霾防治重點區域的城際快充網絡,各主要城市間實現互聯互通。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將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大力發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新能源乘用車。(來源:中國江蘇網)
6、湖南建成分散式充電樁5000余個
12月9日,湖南省共建成充換電站60余座、分散式充電樁5000余個,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建成18座充電站。長沙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主要分布在烈士公園、酒店、政府機構、園區等公共場所,比如橘子洲頭、岳麓山、市政府廣場、市區多個立交橋下停車場。據《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顯示,“十三五”期間,湖南將投資85億元,新建集中式充換電站415座、分散式充電樁20萬個,滿足預期全省22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來源:電車之家)
7、中南地區首個新能源汽車城落戶星沙
歲末車市銷售旺季悄然開啟之際,中南地區首個以新能源汽車為主題的消費綜合體每天汽車商城12月9日在星沙長永佳苑盛大開業。全國近40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此集中展示產品與服務,多達20多個品牌、100多臺新車正式進駐這個位于中南汽車世界核心地段的車市“黃金碼頭”。長沙及周邊地區的消費者,將來在此可享受看車購車、上牌完稅、銀行按揭、保險購買、補貼申報、代駕保修、汽車美容等一站式服務。
據悉,每天汽車商城已獲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委員會授牌為“湖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展示基地”。(來源:華聲在線(長沙))
8、萬里揚:擬5億元成立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公司
萬里揚12月12日晚間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億元成立浙江吉孚汽車傳動系統有限公司,主營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汽車變速器及其他汽車配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告稱,該項投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和自動變速器領域的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來源:電動汽車資源網)
9、Nel向Uno-x交付第一座加氫站
據國外網站報道:Uno-X公司計劃在挪威全國范圍內建成20座加氫站,構造加氫網絡,第一座加氫站已于上周投入使用。該站采用了來自Nel Hydrogen公司的最新技術,為市場上最緊湊的高容量加氫站,并且該站也是全球第一座可以使用手機app支付的加氫站。到2017年春季,該站將采用光伏發電制氫。
據悉,新的Kjrbo加氫站坐落于奧斯陸南側一條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該高速公路設有公共交通和FECV專用通道,可直達奧斯陸市區。這使氫能變的更有吸引力,FECV駕駛者可以在進入市區之前加注足夠的氫氣并避免交通擁堵。此外,為了能與傳統燃油車輛競爭,FCEV在挪威免征任何稅收。
Uno-X Hydrogen公司計劃在2020年前在挪威部署20座加氫站,形成跟丹麥類似的加氫網絡。該網絡將包括在空地新建加氫站以及加將氫站集成到傳統的Uno-X加油站中。加氫網絡的部署通過來自Nel Hydrogen的H2Statio技術來實現,該技術提供了標準化的加氫站部件,允許在現有加油站和新建地點快速緊湊地建成加氫站。H2Statio技術使得加氫站能快速為FECV加注氫氣,并具有很高的存儲容量。Kjrbo加氫站正式開放一小時后,就實現了連續為7輛車的快速加注。(來源:中國氫能源網)
10、首批新筑通工純電動物流用車正式投放市場
12日,四川新筑通工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筑通工)與四川省雅洲府物流有限公司舉行純電動物流用車交接儀式,標志著“雅安制造”的首批新筑通工新能源物流用車將正式在雅投入運營。
“420”蘆山強烈地震后,雅安市把產業重建放在了提升災區“造血功能”和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高度來推進,并明確提出要提升發展“四大骨干產業”、培育壯大“六大特色產業”,新能源汽車則被列為“六大特色產業”之一來發展。
新筑通工作為雅安市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主動支持災區產業重建,在雅進行新一輪產業發展布局,投入生產性項目、研發投入等共計5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項目。
目前,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此次交接的純電動城市物流配送車,是專門為城市配送量身定造的“高效、環保”工具,配備“快裝、快卸”的專用貨箱以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高效率,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人、車、電互動互聯的智能控制終端。(來源:雅安日報)
11、補貼消費者使用端,深圳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平臺2017年啟用
12月9日至11日,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與智慧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會上,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與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會就深化綠色出行戰略合作簽署協議,全市通用的新能源車充電平臺在此次展會期間正式試運行。
公共充電平臺將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和補貼。今后車主在平臺上充電的同時,即可使用新能源車充電補貼。據介紹,該平臺將于明年起面向社會運行。通過與碳賬戶(碳賬戶平臺于2013年由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會開發,注冊系統的人衣食住行可轉化為碳排放的數據記錄在內,從而反映對環境的影響和貢獻。)合作,監測個人“環保貢獻值”,貢獻值高的人能獲取獎品等多個福利。
據了解,本次展會以“全球合作:跨國跨界、互聯融合”為主題,旨在促進中歐在低碳經濟、智慧經濟、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多領域的跨國跨界深入合作。來自中國和歐洲的近60個城市代表團參加了此次大會。現場展示了全球最尖端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科技創新成果、商業推廣模式、市場發展成果等。
公共充電平臺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和補貼
簽約儀式上,碳賬戶分別與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服務平臺、bluegogo小藍單車達成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使用,倡導低碳健康的綠色出行。
據悉,深圳發改委、深圳交警、深圳通公司和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會達成兩項合作協議,今后將就新能源汽車綠牌、星級服務和綠色出行、停駛少駛三個工作領域與“碳賬戶”碳減排核算系統達成合作。
深圳發改委副主任蔡羽表示,該平臺全名是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服務平臺,主要用于為新能源車充電,車主在平臺上充電的同時可使用新能源車充電補貼。車主需首先下載相關APP進行充電預約。
蔡羽透露,該平臺將重點實現跨充電服務運營商的充電預約調度服務和支付服務,實現充電服務信息的無障礙調用,承接新能源汽車政策性充電補貼的監管任務,承接主管部門要求的數據匯總、統計、分析任務,以及涉及咨詢、投訴、評價、建議的用戶服務。
“碳賬戶”將為綠色出行市民發獎
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深圳全市汽車保有量已經達320萬輛,全市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市碳排放的40%以上。從2011年開始,綠色低碳基金會就和市交警局開展 “綠色出行、停駛少駛”的項目。
在本次高峰論壇上,深圳市交警局召開“綠牌車+碳賬戶”戰略合作發布會,為深圳新能源車主帶來一項新福利,預計在明年1月1日,綠牌車主只要加入深圳交警星級服務,通過星級服務碳賬戶模塊就能了解到自己充碳賬戶卡數據。
碳減排數據由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會提供,以碳積分為基礎建立綠色信用體系,由碳賬戶提供獎勵或獎品,碳賬戶模塊放置碳賬戶二維碼,用戶通過識別二維碼直接進入碳賬戶系統領取獎品。用戶獎勵包括可享有充電補貼服務等。這種獎勵方式,較之前的綠色出行積分方式更為便捷。
明年底深圳將有200個柔性充電堆落地
除此之外,深圳新能源科技企業在此次展會期間推出的“柔性充電堆”技術成為一大亮點,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高層在會上透露,計劃在明年底前,在深圳落地200個矩陣柔性充電堆,可為24萬輛社會車輛提供充電服務。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的充電樁技術多為固定功率設計,即一個特定的充電樁,具有固定的輸出功率,以適配某一種特定的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這種設計,能夠較好地滿足家用充電場合“一車一樁”的需要。但是在公共充電站上應用,就會存在兼容性和利用率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奧特迅斥資研發了矩陣式柔性充電堆技術,該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目前,奧特迅已在奧特迅電力大廈和望海路建成了兩個柔性充電堆,其中前者上月累計充電達到10萬多車次,服務了20多種車型,體現出較好的兼容性。(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圖文均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