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總則出臺
11月15日,電動汽車資源網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自2017年1月1日起,電動客車安全國家標準出臺前,所有新生產的新能源客車暫按《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見附件)的要求執行。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新生產的全部新能源汽車安裝車載終端,通過企業監測平臺對整車及動力電池等關鍵系統運行安全狀態進行監測和管理,按照《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GB/T32960)國家標準要求,將公共服務領域車輛相關安全狀態信息上傳至地方監測平臺。(來源:電動汽車資源網)
2、敏安獲得第五張新能源牌照
11月15日,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從發改委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獲得通過,這是繼北汽新能源、五龍電動旗下長江汽車、北京長城華冠旗下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后,江蘇敏安成為第五個拿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牌照的企業。(來源:電動汽車資源網)
3、中機中心:新能源汽車292批《公告》申報條例又變了
11月15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為適應相關國家標準和管理要求的變化,進一步明確和規范《公告》產品審查要求,經征求汽車產品技術委員會意見,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發布了《關于調整公告產品技術審查相關要求的通知》,對2012版《車輛產品<公告>審查規范性要求汽車部分》和《汽車產品<備案參數表>填報要求》進行了調整,經請示工信部同意,自292批《公告》審查開始施行,而對新能源汽車的申報條件也做出了相應調整。(來源:電車匯)
4、湘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公示,將建充電樁18964臺
近日,《湘潭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湘潭市城鄉規劃局網站公示,并就相關內容征集市民意見建議。《規劃》中提及,到2020年,湘潭發展目標充(換)電站58座,充電樁18964臺,以滿足全市1.75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目前,全市建有79臺充電樁。其中,公交車充電樁4臺(義烏小商品城4臺),公共充電樁75臺,其中昭山示范區兩型中心45臺、美高梅國際大酒店16臺、華都國際大酒店14臺。(來源:湘潭在線)
5、大連:公交冬運啟動,新投入200余臺純電動車讓乘客過暖冬
為應對冬季天氣變化對路況和車況的影響,公交集團對174條線路的3956輛公交車進行維護保養,各基層單位客運站準備了充足的冬運物資,制定了除雪防滑應急預案和防霧霾天氣預案,并成立24小時待命的除雪防滑突擊隊,確保車輛運營順暢。客運站對每名駕駛員進行安全行車重點提示,叮囑駕駛員注意地形和車速,在進出站時尤其要對穿著厚重、行動緩慢的行人注意避讓,并組織黨、團員在樞紐站及客流量密集的主要站點站崗維乘。駕駛員將及時關注氣溫變化,提前預熱車輛,保持車廂溫暖。今年冬運期間,公交集團還將投入200余臺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到所屬2路、6路、405路等線路運營,車內將開啟暖風空調,讓乘客在寒冷的冬季享受暖乘服務。(來源:大連日報)
6、深圳規劃建26處立體綜合車場,緩解公交充電停車難題
11月15日記者獲悉,為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最大化解決新能源充電樁建設問題,深圳市交委已規劃 26 處公交立體綜合車場,可解決 1.4 萬輛公交車的充電、停放、保養的需求,并計劃于 2017 年底建成月亮灣、金牛東路 2 處綜合車場。
2017年全市規劃26個公交立體綜合車場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公交場站共計 390 個,占地面積達 206.83萬平方米。按照區域來分,全市公交場站主要集中在龍崗、寶安、龍華等地,其中,龍崗 97 個,寶安 79 個,龍華 51 個,南山 46 個。按照每輛純電動公交車占場站面積 140m2 計算,各區場站缺口面積共計 43.85 萬平方米,如扣除公交企業臨時租賃公交場站,全市公交場站建設缺口達 196.13 萬平方米,缺口達到 78.24%。
2017 年,深圳全市總共規劃 26 處公交立體綜合車場,總用地面積約 52 公頃,以解決全市約 1.4 萬輛公交車的充電、停放、保養的需求。車場主要為公交車輛提供夜間停放、充電、維修保養、后勤服務等主要功能。其中安托山、鹽田北、鳳凰山、大運新城、民治等 11 個立體綜合車場用地面積共計 24.6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 110.53 萬平方米。項目正處于前期階段,預計月亮灣、金牛東路 2 處綜合車場計劃于 2017 年底建成。
在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方面,全市將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 7700 輛以上,常規公交純電動化率 70% 以上,并且力爭 2017 年底前實現全市常規公交 100% 純電動化。(來源:深圳晚報)
7、北汽徐和誼:2017年推400km續航電動汽車
據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透露,北汽對汽車產品戰略進行了完善和調整,今年主推300公里續航里程的車型,明年續航400公里以上車型正式上市。此外,今年將提供5000到600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務用車,覆蓋91個中央國家機關和180個北京市政府機關單位,提供分時租賃服務。去年已提供1300余輛,建設了70個網點,1000余個充電設施。(來源:中國網)
8、研究表明純電動汽車比氫燃料電池車更環保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在減排方面,純電動汽車的表現要優于氫燃料電池汽車。這一研究被發布在《Energy》期刊上,據其稱,除了提供一個較為環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外,氫燃料電池汽車并不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能源優勢。
Felgenhauer指出:“經研究我們發現,純電動汽車在二氧化碳減排方面是個更經濟實惠的選擇,原因在于它們的成本較為低廉且有著較高的能源效率。”電動車目前主要分兩種類型,一個是帶可充電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另一種則是將氫氣轉換為清潔電力能源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運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均為0。但為了給兩種車型進行大規模充電或是補充氫燃料,通常需要建設造價高昂的基礎設施。
Felgenhauer 表示,就總成本而言,純電動汽車在減排方面的表現要優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了在競爭中更具優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造價通常會比純電動汽車還要低一些,但長期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花費將遠超純電動汽車。(來源:威鋒網)
9、廣州重獎引進新能源車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
記者從15日在廣州舉行的平行進口汽車發展研討會上獲悉,廣州開發區對于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實繳注冊資本2億元以上的,按照注冊資本大小,給予最高300萬的一次性獎勵。
引進汽車制造業新項目,對注冊資本1.5億元及以上的符合要求的企業,按照產值大小,翻倍給于產值的2‰、2.4‰、2.6‰的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廣州開發區汽車產業集聚規上企業近80家,涵蓋底盤系統、車身系統、發動機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四個細分領域,擁有廣汽本田、本田中國、廣日專用車等3家整車企業,去年全產業工業總產值超過1200億元。”張超平在研討會推介中細數家底,對在該區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及平行進口汽車業務充滿信心。
據其介紹,廣州開發區港口優勢顯著,區內擁有黃埔老港、黃埔新港兩個港口,共開通了37條集裝箱班輪內貿航線、6條集裝箱班輪外貿航線,2015年港口吞吐量為1.16億噸,占廣州全部港口的22%;集裝箱運輸量達327萬個標箱,占廣州全部港口的19%。區內港航服務企業800多家,涵蓋船代貨代、倉儲物流、報關和票務服務等領域,集聚了中遠、中海、中外運、中交、中船、廣州港集團等行業龍頭。而與廣州開發區一衣帶水的新沙港是中國南部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也是中國商品車滾裝運輸進口的第三大港口,擁有2個滾裝泊位,水深12.5米,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滾裝船,已成為保時捷、勞斯萊斯、捷豹路虎等40多種國外知名汽車品牌的進口基地。
海關通關方面,廣州開發區實施并聯通關,對進口汽車實行落地即簽發《貨物進口證明書》的政策,推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并建立進出口汽車通關事務日常聯系和應急處理機制,極大提高了商品車的通關速度。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廣州開發區制定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汽車產業發展暫行辦法》鼓勵汽車研發制造發展: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實繳注冊資本2億元以上的,按照注冊資本大小,給予最高300萬的一次性獎勵。引進汽車制造業新項目,對注冊資本1.5億元及以上的符合要求的企業,按照產值大小,翻倍給于產值的2‰、2.4‰、2.6‰的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開展進出口業務方面,進口汽車經銷商在全區前2萬輛進口汽車海關稅收部分的貸款享受貼息。鼓勵區內碼頭企業開展汽車進口業務,最高獎勵額度200萬元。開展進口車展示和進口汽車倉儲業務也有獎勵。
汽車(含整車及零配件)銷售企業在開發區、黃埔區以4S店、汽車超市、連鎖店等實體店或電商平臺銷售汽車產品,每家企業每年最高獎勵600萬元。
開展汽車維修、保養、美容等售后業務,相關企業每年最高獎勵300萬元。鼓勵發展汽車租約平臺,每家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新引進的汽車租約平臺(含租車公司自用平臺)項目,每家企業最高獎勵600萬元。(來源:EV視界)
以上圖文均轉自互聯網。